“往日是武夫以武乱禁,现在文人开始修炼儒道后,也有些心思不纯的人会以文乱禁,要多加防范。”
读书人中也不是完全都是良善之辈。
也有些人在骤然得到力量后,会以此来胡作非为,这一点是谁都没法预防的。
因为想获得文位并不难,只要通过了科举考试,然后就能拜圣像拥有;但也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怕有人以文犯禁就不给所有读书人赐予文位。
有得必有失,这是天道至理。
在场的众多大儒们纷纷郑重点头。
任何教派都不可能一直保持纯洁无垢,总有好的也有坏的,佛道两教如此,儒教亦不能避免。
不过现在儒教需要格外注意,因为刚刚创立不久,正是需要发展的时候,要在百姓之间竖立良好名声。
李青为儒教开了一个天大的好头。
他们这些儒教弟子若是败坏了,那真是愚蠢。
接下来李青又亲自接见了那几位拥有了浩然正气的读书人,对他们勉励了一番。
后者先是受宠若惊,随后便是无比激动!
李青虽然还没有达到文宗境界,但是在所有读书人眼里,他已经是当代文宗了,更何况还是儒教的夫子!
能够近距离接触这样的神仙人物,对他们来说简直比得到文位还要让人兴奋!
“夫子!请让我跟随您吧!”
“晚生愿意拜入夫子门下!”
一名三十多岁的举人激动地说道,说着就要朝李青行大礼参拜,惊得李青连忙制止。
“不必如此。”
李青伸手将这名举人扶起来,但后者依然不愿罢休,激动说道:“夫子,晚生喜好诗词之道。”
“三日前夫子为天下读书人开诗库,一日挥就诗词数百篇,已将晚生深深折服;晚生虽然愚钝,但还望夫子能够将晚生收入门下!”
这位举人竟然是李青诗词的粉丝。
但同时,他也是拥有浩然正气的读书人。
“晚生也愿拜入夫子门下!”
另外两个拥有浩然正气的读书人,也有学有样,纷纷效仿,想要拜李青为师。
“你们都先起来。”
李青见此不由得感到有些头疼,这样的情况着实不好处理。
等到将三人都扶起来后,李青方才说道:“虽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师。但我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虽然立志要教化天下人,可现在经验尚且不足,不敢枉为人师、误人子弟;收业海龙王之女为徒弟,也是因为人情所至,且孩子天性赤诚,也容易教导。”
“我之思想、学识,你们能认可,并能有你们自己的见解,那样我就会很欣慰。”
李青觉得自己现在收亲传弟子需要更加慎重。
他能舌战群儒、能在佛道两教人士面前大谈儒家思想,辩驳得佛教弟子弃佛从儒,但不代表他就能当好老师。
至少在王琰和王薪的教导上,他未能尽到恩师的义务。
三人听完之后,虽然心中有些遗憾,但也只好作罢,不过他们心中下定决心回去要好好钻研李青的学问。
终有一日,他们能得到李青认可!
这场赐文位的盛大活动便到此结束了,李青将其他事情交给孔嵬等人后,便离开了圣院。
敖雪在台下等了许久,都坐在树下睡着了,嘴角还拉了一条长长的口水下来。
李青见状玩心大起,伸手捧着敖雪的脸蛋揉了揉,但后者依然呼呼大睡,根本没被吵醒。
“龙都这么能睡吗?”
李青有些哭笑不得,随后便弯下腰将敖雪背在身上,在众多读书人的注视下步行回家。
敖雪蜷缩在李青背上,睡得更熟了。
……
……
李青回到家刚刚把敖雪放回卧房,一辆黑色马车便停在了家门口,同时太监刘通下了马车。
“王爷!王爷——!”
刘通慌慌张张地闯入李府,高声喊道。
下一刻,李青忽然出现在他面前,对他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吓的刘通一动都不敢动。
他都没看见李青是怎么出现的。
“刘公公,不知有何事?”
李青带刘通出了院子,随后直言问道。
刘通是天符帝身边的贴身太监,现在亲自跑到他府上找他,肯定是有十分紧急的要事。
而刘通闻言不敢怠慢,慌忙说道:“前线那边传来急报,陛下在宫中发火呢,看来是很不好的消息。”
“陛下让咱家特地来传召王爷您入宫觐见。”
“前线急报?”
李青闻言心中一凛,暗道不妙。
现在大周只跟离国还有战事存在了,这前线也只能是那边的战事了,现在来看,情况貌似不容乐观。
“知道了,刘公公带路吧。”
李青直接点头,然后登上了那一辆黑色马车。
……
在前往皇宫的路上,李青闭目养神,对面的刘通却一直在偷偷打量他。
刘通只觉得这位镇妖王是真的年轻。
然而就是这样的人物,却完成了那么多让人难以置信的大事,而且年纪轻轻便位极人臣。
“怎么了刘公公,为何一直盯着我看?”
李青感受到刘通目光,于是睁开眼睛笑问道。
刘通连忙收回目光,说道:“镇妖王恕罪,咱家只是钦佩于镇妖王年纪轻轻却能有如此成就,心中佩服而已。”
“此外……咱家还有一事想请教镇妖王。”
“何事?刘公公不必拘谨,问便是。”
“呃……就是,镇妖王可看得出来咱家胸中可有浩然之气?”
刘通犹豫了一下后说道,满脸期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