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突然问及知恩小时候的事。
她背靠着栏杆,拨弄着被荷风吹乱的秀发,略作沉吟,才开口,“你想听哪个时期的故事?”
林杰想了想,说道,“还是说些有趣的事吧。”
知恩顿了顿,“我上小学,基本也没有什么特别有趣的,就是经常和我爸爸到卡啦ok唱歌,上了中学,发现自己在唱歌方面有天赋,就去参加经纪公司组织的选拔,也就参选了二十多次,才正式成为为期10个月的练习生。”
“本来是要以女团出道的,公司思考再三还是让我以solo出道。”
林杰盘着手,“听上去好像平平无奇,没有什么亮点。”
“这其中的艰辛,当然只有自己才知道。”知恩浅笑着,在她看来,过去都已经成为过去。
她现在就在这里。
她就是她自己。
与过去无关。
提及过去,她并没有像林杰那样,有那么一两段逸闻趣事。
要说的话。
都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吃苦的经历。
快乐是值得分享。
吃苦就算了。
说出来,只不过增添伤感,给他带去叹息和怜悯。
林杰徐徐点头,“其实,就算知恩姐你不说,我也能明白,我在加入u爱娜之后,也去了解一些。”
“都不值一提啦。”知恩浅浅一笑,两个小酒窝若隐若现。
林杰没有往下问。
这样的时光也挺好的,没有训练赛的叨扰,也没有俗务缠身,就这样静静地呆着。
欣赏着,不算钟灵毓秀,但还算赏心悦目的风景。
看到知恩和林杰两人都没话聊了,倚着栏杆休息。
朴室长看了看自己手上袋子里的烤饼,已经被这湖风给吹凉了,这才走进凉亭,“这个地方好大,我买完烤饼,转了好久才找到。”
林杰也没去拆穿她了,接过她手里的烤饼,还带着一丝的温度,“谢了,姐。”
知恩也接了过来,轻轻咬一口,这烤饼的皮好厚啊,外面还撒着一层芝麻,里面是馅料,有紫菜,猪肉,还有虾皮,鱼干,花生仁等等,吃起来好像有烤鸡肉的味道。
“这饼蛮特别的,叫什么?”知恩轻轻地哈着气,一边问朴室长。
“这饼,嗯,”朴室长刚想开口,马上笑着看向林杰,“导游先生,该你出场的时候了。”
林杰会意地指着手上的烤饼,“这东西叫光饼,以前这边沿海有海盗的时候,有位姓戚的将军,带兵过来剿灭海盗,途中遇到大雨滂沱,行军困难,为了防止囤粮积雨霉变,他就下令让伙夫把囤粮做成烤饼的样子,用绳子挂在士兵的脖子上,继续行军打仗。”
“后来,这个制饼的方法就流传下来,光饼的制作,每个地区也都不一样。”
“像我们手中这种光饼,叫福清光饼,距离这座城市不远的地方。”
知恩点点头,“好吃是挺好吃的,不过,外表的面皮太硬了,咬得牙有点酸。”
林杰笑道,“确实,以前我一口气吃了好几个光饼下去,第二天起来,牙龈都酸疼,只能喝稀饭。”
吃过光饼,游完西湖公园。
林杰带着她们,来到了三坊七巷。
寂静的明清古街,斑驳的城门口,盘踞着参天榕树的老根。
随着年关越来越近,街道两侧的房子也挂上红色的灯笼,年味越来越浓。
“现在,只是下午,要是我们晚上来的话,这边的夜景还是很美的,虽然比不上苏州园林,西湖那般耀眼,也别有一番风味。”林杰指着眼前一颗榕树,被修剪成了爱心模样。
立在了街道中间。
这是少有的情况。
为了让古街保持着原来的风貌,就连古树也跟着一块保留下来。
知恩走在青石板路上,一股历史悠久,荡气回肠的古风质感扑鼻而来。
她作为演员的天赋,很快就能融入其中。
就好像去影视城拍摄古装剧。
一进入古街,就有一种变成古代人的感觉。
而朴室长和林杰,自然就没这种天生的代入感,走马观花,走到哪,看到哪,眼花缭乱,天花乱坠。
两个字,高兴,就过了。
林杰走在前面,领着她们一直往前走,“对了,刚才就吃了一个光饼,肚子空空的,要不我们先去吃个午饭再来继续逛?”
知恩徐徐点头,“这边有什么好吃的吗?”
“在南后街,拐一拐就到了。”
三人辗转来到了永和鱼丸店,点了一款五福临门。
三大碗。
三十块。
再点三碗肉燕。
上了二楼。
在二楼窗边坐下,围着一张红木八仙桌坐下。
从楼上看下去,可以看到整条街的状况。
菜端上来。
一人两大碗。
“五福临门。”知恩好奇地用快子,戳了戳撒满葱花的鱼丸,“好像挺有弹性的,刚才那个老板说什么来着?”
林杰解释道,“他说,这鱼丸有两种,一种是用鳗鱼丸,另一种是用鲨鱼丸。”
知恩夹了起来,往嘴里送,轻轻一咬,“呼……”
“烫。”
到嘴的鱼丸,知恩轻咬一口,就又掉回碗里了。
林杰轻笑道,“知恩姐,这鱼丸里面还有热汤汁,吃的时候,不要太急。”
朴室长默默低头吃鱼丸,没有说话。
“真是的,你怎么不提早告诉我?”知恩轻嗔着,闻着葱花的清香,细细吃下一颗鱼丸。
“觉得不够味道,可以加一点胡椒粉。”林杰把桌上的胡椒粉拿起来,往自己碗里撒了撒,喝了一口汤汁,然后,递到她面前,“这边的胡椒粉,据说是秘制的,比市面上的胡椒粉味道更鲜一些,加上一点汤汁味道会更好,要不要试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