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黑河之行(一)~逛“大黑河岛”
7月18日
看父亲从单位拿回来的手抄本小说《奇怪的脚步声》,这是一本由厚厚的稿纸装订而成的书,通篇由工整的钢笔字小楷写成,足足有三百多页。
记得十几年前刚上小学时,每天晚饭后,我和哥哥便会缠着父亲读当时流行的手抄本小说《一双绣花鞋》、《绿色的尸体》,觉得比当时的评书《岳飞传》还有吸引力。
(那时的手抄本,多么像现在的网络小说,虽然时代不同了,但人们的精神需求一直没有变……)
7月19日
阶段总结
如果把这个暑假分为三个阶段的话,那么我将它划分为“去黑河前”、“去黑河”、“从黑河回来后”三个阶段。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后天我即将踏上北上黑河的列车。而这第一阶段也将宣告结束,在这近两周的时间里,我基本上未摸书本,不过还是做了些有价值的事。
为准备去黑河看了几天《外贸俄语》,去南岗建设街苏货市场进行了商品调查,为筹集资金临时又干了四天家教收入了24元。
又变卖旧书、报纸等旧物收入了二十多元。加上上学期及寒假期间干家教总共积攒的近四百元,总共筹集了450元,一切准备就绪。(这次黑河之行的主要目的是想买一台苏联二手单反相机)。
为了帮助妹妹参加一中的体育达标考试。早晨领妹妹去顾乡大坝练“立定跳远”及“折返跑”,白天协助她在家练“仰卧起坐”。
由于练得时间短,长进不大,但也仍有一定效果,就看明天的临场发挥了。
娱乐活动方面仅仅是看看电视,陪父亲打打麻将。另外与兄的围棋大较量中,以4:0轻松取胜。
在社交活动方面,先后走访了高中同学王德新、宁洪雷、赵刚、陈民家,值得一提的是,与赵刚(东北电力学院)谈得很投机,从接触中感到赵刚成熟了许多,谈话有板有眼,而其他人则还是老样子。
小斌经过半年多的辅导,总成绩从全班倒数第一,一跃进到了第17名,外语成绩从过去的37分不及格到今天的外语竞赛第二名,语文也从不及格考到了六十多分,这些成绩让我很满意。
第一阶段马上就过去了。在第二阶段我将去黑河了解对苏贸易、买苏货,并看望两位老同学……
第三阶段则是观看奥运盛况,预习新课,看外语。
7月20日
上午去哈三中为妹妹参加体育测试加油助威。结果“仰卧起坐”做了42个,得了满分五分。
25m往返跑跑了585m,立定跳远1.63米(超水平发挥),这两项均得了四分。唯独栽在了没太训练的50m跑,只得了2.5分。
结果总分得了15.5分,总体来说,基本发挥出了水平。但由于练得时间短,成绩不太理想,很有可能差一两分落榜。
下午去银行取出了这大半年干家教攒下的存款三百元。
去补习班同学陈伟国家送接收通知单(伟国七月初已在哈机械学校毕业,需要有接收单位挂靠把人事关系先落下,前几天来家里找父亲帮忙。)。
晚上去青年宫看“依依”杯卡拉ok大奖赛。
7月21日
上午回校赴约,与老七去南岗售票处买票,未买到。
晚上去火车站买票,终于买到了去黑河的车票。
7月22日
早晨拎了几瓶老妈单位产的哈尔滨地方知名白酒~56度“哈尔滨老白干”(当时有句广告语“全国走一圈儿,就喝老白干”),7:00踏上了北上黑河的火车,一路顺风,晚上22:40抵达黑河。
出站时还担心,万一老十记错日子或忘了可怎么办(因为是十天前通过书信告知今天要来黑河),但担心是多余的,只见可爱的赵老疙瘩正手拿电筒在不远处冲我挥手。
在老十手电筒的指引下,一步一滑地走出站台,沿着一条条泥泞的街道走向他家。
进屋没多久,老十的妈妈(看上去五十七八岁,和蔼可亲,面带慈祥)便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一身疲惫及出站后的失落感顿时一扫而光……
7月23日
上午与老十逛黑河中央街苏货贸易市场。市场有尽五百米长,街道两旁挤满了商贩,有卖小吃的、卖冷饮的……
再往下便是苏俄贸易部分,有苏联大衣、礼帽、银狐领、银狐皮、苏联相机、手表、餐具、剃须刀及一些小日用品。
这条街主要的商品是苏联大衣,商贩手中的货都是从苏联人手中直接换过来的,价格不低,但比哈尔滨的苏货还是要便宜些。
这趟来本来是想买一台苏联单反相机,但转了转没有太合适的(镜头还行,但机身的速度挡太少、焦距挡也少)。
又转了一下“一百”、“三百”、“圈楼”这三个HH市的大百货商店,均为二层楼,装潢很一般,商品种类也不全,恐怕至多也就相当于哈市的和兴路百货商店水平。
黑河新华书店的规模就更小了,只有一层楼,图书种类也少得可怜,远不及哈市的任何一家新华书店。
逛了整整一上午,对HH市也有了初步印象。我所见到的HH市同我想像的实在是大相径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