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酒楼,坐着吃饭的皆都是些衣衫有些褴褛之人。
朱大福手中拿着勺子,腰间系着围裙招呼道:“谁不够再过来盛,吃了饭想找活儿干的,那就去庄园寻,不愿的每人可给你们提供十天的饭,店里有人的时候你们在外面吃,店里没人的时候进店里面来吃。”
这些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来京谋生,有人是因安定不下来,与朱大福讨饭吃,有人则是寻他找活儿干的。
当然,也有人单纯的是想来浑水摸鱼的。
若真只是冲着接济去的,十日时间足可以让他们完成过渡了。
朱元璋进门,朱大福看见来人,随之把勺子和围裙统统递给了高成,招呼着朱元璋道:“老吴你可有日子没见了,快里面坐。”
瞅着朱元璋有些疲惫,朱大福并没有着急去做菜,而是与朱元璋一块去了天字号雅间。
“老吴,这些时日没过来是忙着处理立储之事吧?”朱大福倒了杯茶,问道。
来他这里吃饭的都是些达官显贵,他也听到了不少有关于这方面的消息。
朱元璋也没隐瞒,端起茶喝尽,道:“他娘的,咱出来的时候,那些人又跪在了奉天殿外面的,打算以逼宫的方式逼着皇帝老爷子答应。”
朱元璋可不是轻易妥协之人,他可不会为了清名委屈自个儿。
以洪武大帝脾气,惹急了他可是有可能把那些人拉出去全部砍了的。
朱大福微微一笑,道:“选储君那是肯定的,不过他们怕是用错了方法吧?这个时候你还能出来,老爷子怕是根本就没把此事放在心上吧?”
老吴可是朱元璋身边的红人,这个时候老吴还能出来,可见朱元璋对此事真就不怎么上心。
朱大福出言,朱元璋苦笑,不置可否。
若储君真如他们所推荐的那般,朱元璋完全不需多想。
可现在储君之位将会落在朱大福身上。
朱大福的身份虽名正言顺,但想要朱大福的身份被认可却也不是那么容易。
这个事情稍微处置不当,都有可能影响到将来朱大福的认祖归宗。
朱元璋情绪不高,话很少,把茶当成酒的喝。
对于这这个事情,朱大福本是不想过多表态的。
毕竟是皇家之事,说多说少的,都会给自身引来灾祸。
现在看朱元璋这般,朱大福还是忍不住开了口,道:“皇帝老爷子若是不想这么快立储君,倒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朱元璋就是不想这么快立储君,所以才选择沉默的。
听朱大福自信满满,朱元璋脸上有了激动的笑容,道:“怎么解决,洗耳恭听。”
朱元璋愿意听,朱大福自愿全盘拖出。
“这些人之所以这么着急立储不就是以奉天殿被天雷引燃吗?若让他们知道,奉天殿被劈中并非什么储位空虚,社稷不宁的预警,只不过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他们不是就没什么理由了吗?”
之所以会有乱七八糟的谣言,不过也就是因人们正常天体现象不够了解所致。
“你是说天雷劈了奉天殿那是什么正常的?”朱元璋瞪大眼睛问道。
在这个事情上,朱元璋也是有所相信的。
不然的话,他又怎么任由那些人上跳下窜那么久。
朱大福笑了笑,道:“这个事情不难,雷雨天气不可在树下避雨,这是因为闪电最容易触到较高的物体,而树木通常长得较高,因而容易遭到雷击。又因为树在下雨天会变湿,物体变湿后就会变成导体,具有导电的功能。”
说了些,朱元璋听得云里雾里的。
朱大福道:“这些东西兴明学堂都有教授,那里的孩子对这些事情都能说出个大致。”
这些东西,在小学的课本中都有教授。
“而奉天殿被劈中起火道理与之差不多,汉朝时柏梁殿遭到火灾,一位巫师建议,将一块鱼尾形状的铜瓦放在层顶上,这并非什么巫术,实际上这作避雷之用的,如在奉天殿同样放置这样一块鱼尾状的铜瓦,什么事儿都不会有。”
朱大福说的东西,朱元璋很多虽说没听明白,但总归是明白了一个道理。
奉天殿被引燃,完全是巧合。
朱元璋脸上挂起了微笑,道:“咱虽听明白,但觉得你说的这些有理,有办法让那些吵吵着立储的人闭嘴吗?”
朱元璋没怎么听明白,却是信朱大福的。
那些大臣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听明白,可不会买账。
朱大福都已开口了,既得把后续问题都做了才是。
“这些时日,兴明学堂在做避雷针的试验,方便的话让他们去展示一下,说的再多都不如实际操作一番来的实在。”
那些读书人不是都看不上兴明学堂吗?
正好可趁着这个机会,让他们瞧瞧兴明学堂的本事。
“你过去吗?”朱元璋问道。
他希望他大孙能过去一怼那些读书人,又不希望他大孙无名无分的去与那些朝臣相见。
“我就不去了,让解缙带人去吧。”朱大福道。
随着靖难之役一天天临近,朱大福真不想牵扯到这些事情当中。
若非看在老吴的面子上,他真不愿多做牵扯的。
尤其是在立储的问题之上,牵扯多了于自己没有一丁点儿的好处。
老吴再怎么护着他,可老吴不过也是个做臣子的,倾尽全力怕也护不住他。
不过,不管他去与不去,经此事他也得罪了不少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