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勒,让大家休息一下吧。跑了大半天了,水米未进,将士们气力不足,如何能战?”索尼打马过来,建议多铎道。鳌拜虽然不累,但看将士披甲行军,累得不行,因此也赞成。rn 多铎满脸雪渣,一张脸冻得通红,汗水打湿了衣裳。见索尼想休息,张嘴便欲呵斥。看了看跟在身后气喘吁吁的军士,多铎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下达继续前进的命令。rn 明贼李师道昨天晚上夜遁通明湖,大概有一万多,比他多一倍兵力,但都是乌合之众。昨夜十二哥回杀运河,斩登莱大将周文郁,大败孙承宗。斩获明军近两万,士气大振。rn 反观明军,得知周文郁被斩,登莱兵顿时崩溃,耿仲明、孔友德、李九、姚文昌诸将率万众逃窜通州,总兵张可大被他们晾在原地,险些被乱兵杀死。rn 刘兴治、毛承禄、陈光福、苏有功等皮藩将领亦溃,参将陈光福趁机作乱,悄悄一箭把总兵陈继盛射落马下。居心不问可知,希望陈继盛被满洲勇士斩杀。rn 凉镇指挥使杨天华骑骡逃窜,竟连部下也都不要了,一路狂奔,任凭军士溃散。左良玉、周遇吉、黄得功这些老对手更是笑死人,左良玉那厮慌不择路,一头掉到了井里,只恨未能斩了这厮。都怪周遇吉多事,逃命之时还不忘把左良玉从井里捞出来,真是太可惜了。rn 还有孙承宗那老东西,被卢象升一路带兵掩护。晚上不敢独自骑马,于是乘坐驴车逃命。rn 李师道这家伙多半也不敢在通明湖久留,定然狼狈撤军,正是追击的好时候。rn 阿济格当然也没忘了李师道这一路,当场给多铎补充了兵马,令其追击,定要咬一大块血肉下来。多铎领命后,根本不迟疑,直接率军从南太平出发,一路疾追,生怕李师道跑了。rn 此时他们距离通明湖已不足十五里,听说李师道正在组织撤离,附近大车小车,装满了粮食,这让多铎恨不得立刻长翅膀飞过去,把这伙士气低落的明贼完全截住。尤其李师道,临行前十二哥特别嘱咐,一定要将把这家伙的人头带回来,以告慰永定门战死的九百满洲勇士。rn 唉,此时让勇士们休息,若是李师道跑了,该如何是好?rn 只不过命令已下,此时也不好改口了,看着或躺或坐直喘气的勇士们,多铎也只能重重地叹了口气。只休息半个时辰!到点准时出发!杜度也真是废物,被一群明贼打成这样。rn 多铎心绪复杂,望着通明湖方向,心中喃喃自语。rn “贝勒,喝点水吧。”亲兵拿来一个水囊。rn 多度拿过水囊,猛地灌了几口,正待还给亲兵,却见远方地平线上,数十骑正在疯狂打马往回跑。他们身后,数百骑穷追不舍,马弓时不时射出一箭,往往就能放倒一人。rn “什么人?”多铎面色冷酷。rn “贝勒,好像是我军前锋撒出去的斥候。”rn 亲兵的声音有些颤抖,后面死命追杀的应是明贼吧?rn “贝勒,有明贼大队开过——啊!”rn 一名背上插着数支锐箭的斥候当面栽落马下,口吐鲜血而亡。rn 随即,远处地平线上,大群骑兵出现在了视野之中。他们似乎不再控制马速,开始朝这边发动高速冲锋。地上卷起滚滚烟尘,令那些明贼仿佛腾云驾雾一般,一个个呼天抢地。rn 而在那些明贼骑卒身后,还有整整九列长龙。军汉们扛着步槊铁盾狼牙棒,黑甲在大雪的映衬下分外刺眼。他们没有停下来布阵,而是以纵队快速疾跑,直接朝这边冲过来。rn 这他娘的,到底是谁追杀谁啊!rn 多度勃然大怒,直接从地上跳了起来。rn “全军列阵!准备团战!”rn 白甲建奴们也看到了冲过来的数百明贼骑卒,心里直骂斥候都在干什么,明贼如此靠近了才传回消息,还是被人狼狈追杀的情况下!建奴刚刚坐下歇息了一炷香的时间,精神头一松,浑身酸痛,此时被明贼突袭的消息惊到,都有些恍忽。rn 明贼已经越来越近了!数十面黑底白字之刀形大旗映入眼帘,成千上万重步兵呼喊着在北风中行军。rn “建州小奴,教你认得高爷爷!”rn 高夫麒身披铁浮屠,骑着一匹瘦小的杂毛战马,手持锋利苗刀:“老子都跑了,阿济格匹夫还要追,给老子滚出来受死!”rn “喂喂喂,老高,低调一些。”这厮龇牙咧嘴的模样,真的是很嚣张啊,不怕被阿济格记住名号寻仇?rn “低调个驴球子!竖子阿济格,欺高爷爷太甚了,今天教他晓得馍馍是面和的!”rn 李师道竟无语凝噎,亦骑了一匹大马,手持精铁马槊,身披鱼鳞甲。rn 多铎一看来不及布阵了,于是点了索尼鳌拜两人,让他俩先带仅有的三百骑上前阻遏。rn 明贼很快冲到,足足一千多骑卒,分成三部,一部冲向白旗建奴骑兵,一部冲向自发结成小阵的白甲重步兵,一部直冲那些乱哄哄的包衣奴才,刺砍连连,杀得包衣鬼哭狼嚎。rn 多铎一面命令大军开始列阵,一面带着牛录官组织起了数百人结阵拒骑。明贼骑兵试着冲了一下,竟然没破开,于是也不管了,继续冲那些没组织好的建奴。时间宝贵,这些鞑子还是留给步兵来打团解决好了。rn “那就是多铎,年仅十六的黄毛竖子,斩了他!”rn 北面响起了一记暴喝,明军步队先锋大将赶过来了。rn 多铎定睛一看,顿时气得七窍生烟。rn “李师道!”rn “高夫麒又是哪个?”rn “是你爹!多铎小儿,未辨椒麦!焉敢来犯?吃你高爷爷一箭!”高夫麒马速不减,操起步人弓,对准多铎连发三箭。rn “李怀仙!”rn “在!”rn “领亲军营,结阵绕道直取建奴后阵,冲杀包衣,务要将其杀怕,他人莫问。”rn “晓得!”rn 李怀仙将头盔甩在地上,操起一对铜鞭锏,披头散发嘶吼道:“儿郎们,随俺杀贼!”rn 亲军营轰然应命,快速翻身上骡,结阵绕道杀向建奴包衣辎重队。rn 狂风怒吼,暴雪漫天,天地之间一片雪白,不过就是这么一副绝美的画面,却被双方数万军士的残酷厮杀给破坏得一干二净。鲜血飞溅,将积雪染得殷红。马蹄轰鸣,把大地踏得泥浆乱溅。更有蝗虫般的箭雨,几乎让原野长出一片黑毛。rn 英雄狗熊,野战见分晓!rn 多铎接到的情报是,逃到通明湖的,只有李师道。此辈部众虽有万人,但鱼龙混杂,六千白甲兵,取之不难!却万万没想到,现在又杀出一个高夫麒,部众竟然也有万人。rn 两个家伙厮混在一起,众至两万数千,战兵过万!rn 从队形、军容、气势、技术、装备、声音、瘦弱等各方面综合判断,这可不是之前击败的那些废物明贼!辽东诸军,也只有何可纲、王承胤、祖大寿寥寥几人的部队有此实力。rn 多铎头晕目眩,大骂李永芳狗奴才。信誓旦旦说甚么李师道是孤军逃亡,害得本贝勒现在这般狼狈!rn 由于骤然遭遇,建奴从一开始就没有时间结成完整大阵,各军只能各自为战,往往几十人百多人小组战斗。多铎连连下令结阵,奈何对面李师道那厮一个劲儿的放箭,高夫麒领着一千骑卒在军阵里横冲直撞。手里苗刀变成了红色,一双眼睛亦是血红,口里嘶吼不停。rn “老高,好样的,若能阵斩多铎,你能当上一省总兵!”rn “入你妈妈的毛!李师道,快上来帮老子!”rn “就来,就来。”rn 武威军步兵大阵上来了,临战前以百为单位结阵,跟不要钱似的往外射箭。随后步槊如林,嗬嗬嗬向前猛击,压得体力虚弱的建奴步步后退,更有操着弯刀小皮盾的跳板荡,呼喊着跳入大阵,三五成群,乱砍乱杀。后面的包衣辎重大队也遭到明贼突击,被杀得鬼哭狼嚎。rn 多铎终于认命了。rn 高夫麒就是一条疯狗,他手下那几千人更是疯狗。凶狠似狼,刁钻似狗,就像一群狼一样,拼了命地撕咬自己。作战之勇悍,几乎是所见明贼中最猛的,丝毫不差宁远军。rn “走啊贝勒!”鳌拜拿匕首插在多铎战马的后臀上,待战马吃痛远去后,从地上捡了把直刀,嘶吼道:“高夫麒,我来斩你!”rn 索尼急急道:“此辈可怕,鳌拜休要逞凶!”rn 这些少壮派建奴本来以为今天照例是一场大胜,却没想到又翻车了。rn “嗬!嗬!嗬!”rn 武威军大阵整齐的脚步声从未停止,两军五百火枪手,轮番上前排队开枪。rn 有那躺在地上的建奴伤兵,恐惧地看着大群身穿红色冬衣衣外罩皮甲的明军士兵执槊朝自己走过来。四米长的步槊寒光闪闪,上面还沾着不少血肉,只需轻轻一捅,就能穿人。rn 伤兵惨笑一声,突然被手持弯刀小皮盾的明贼短兵斩去了首级。rn 侦查不力,敌情模糊大概。求胜心切,乃残酷部伍,令兵披甲强行军。战法古一,不思变通,以为天下明人皆李永芳可欺之辈。煌煌大汉,焉能无人?竖子多铎之败,早有定数!rn “穷寇勿击,见好就收。”rn 眼看大局已定,高夫麒上前喝令道。rn “高夫麒,打得好啊。一往无前,连破三阵,高狗之名,汝不愧也。今日一见,方知从来盛名无虚!”李师道马鞭一指,朝满地包衣道:“捉生奴才你先挑,财货都给你!”rn “哼!你也不差!”rn 高夫麒毫不客气,下令抄略俘虏包衣。看到有几个年轻的朝鲜女人长得不错,直接让人带出,打算晚上大加挞伐。rn “这些新罗婢,分你两个?”许是突然想起李师道还是个光棍,高夫麒指着两个哭哭啼啼的新罗婢说道。rn “吾素不为仗势欺人者,便拿去亲军营慰安将士。”吩咐了几句,李师道打马离去,巡视战场。rn 建奴撤的很果断,高夫麒不愿追,李师道也不想再战。rn 此战,阵斩白甲兵九百多人。多铎撤军之后,明军与之争抢伤员。建奴未能带走的伤员皆为李师道处决,再斩四百七十多级,计斩战兵一千五,捉生包衣奴才七百八十六人。rn 武威军伤亡九百多,狼狗营七百二十多,总计战死六百将士,余数皆伤。rn 就死亡率来看,此战双方打了个圆满的一比二。如果按伤亡计算的话,基本平手,双方总伤亡都是一千五六左右。rn 以此观之,建奴战斗力的确不容小觑。rn 好在缴获的东西不少,除了李怀仙俘虏的七百包衣,这些包衣负责运输的财货也为明军所有。击毙的一千五建奴战兵,兵器甲胄衣裳,也都是明军的了,都是非常值钱的东西。rn “惜未得手,走了多铎那竖子,不然又是一大功,捉生建州诸王,哈哈哈!”高夫麒砸吧着嘴,一脸遗憾的模样。rn “鳌拜奴才,真是凶顽,我与他捉对走砍,险些被斩。”浑身浴血的李过心有余悸:“若非吴副帅来救,今日我命休矣!”rn 不知道李过怎么找上了鳌拜,一番恶斗没打过,差点被人弄死。吴少诚及时救援,李过方才脱身。rn “鳌拜?下回让高狗斩他,看哪个凶顽!”rn 李师道哈哈大笑,高夫麒呸了一口,嘴里骂道:“李狗!”rn 也不知道谁嘴巴漏风,把自己诨号传了出来,教李师道这厮偷听了。rn “二帅,此番进围河西务之战,诸军皆退,唯狼狗营与武威军大破追兵,斩一千五百人,降包衣奴才七百。圣人闻之,亦足堪欣慰,某这便表奏朝廷,叩请圣人下旨打赏。”rn 黄道周带着武威军狼狗营的文职赶来了,老远看到李高二人就哈哈大笑。rn 战前,两军文官留守通明湖。rn 李师道与黄道周约定,若我军战败,则诸位各自逃命。rn 当时这些文职人员都紧张得很,如今九门戒严,他们也回不去。rn 若李师道战败,大伙儿就真成丧家之犬了,甚至乞食为生,斯文扫地!rn 结果没想到竟然把建奴打退了,大家都非常欣慰啊。rn “幸不辱命!”rn 李师道轻轻点了点头,冲黄道周作揖。rn 上表圣人,为你一个丘八请功,这是天大的人情!rn 一来,在圣人面前,给你混个眼熟,让圣人知道有你这号人。rn 二则,黄道周是东林党官僚,如今东林党主政,朝廷不会为难他的推举。rn 大明这个体制,不但要把圣人哄高兴,还得交好内外二朝。一道合法合规的圣旨,一位封疆大吏的任命,皇帝、内阁、司礼监、六科必须形成共识才行。当然,皇帝强出中旨也不是不可以,但这样的圣旨,没有诸多合法手续,地方官员可以拒绝接受,同样也合理合法。rn 大明这个体制有三大进步,一是彻底消灭了某位枭臣权宦操纵国家公器的可能,某科一位给事中拒绝给你盖章签字画押抄送,你这个圣旨发出去就没用,地方也不会奉旨办事。rn 缺点也很明显,容易扯皮,君臣矛盾激烈,为了杠而杠。rn 二是限制了皇权,促进了高层的科学决策。rn 随意性是皇权最显着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国家怎么样,完全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水平。明朝这个体制解决了这个问题。皇帝不能随便就胡来,就算要胡来,得说服大家。即便皇帝不干事,没有皇帝,国家机器也不受影响。rn 这一好处在帝国时代的弊端也很大。皇帝存在感弱,享受不到生杀予夺的快乐。这不答应,那不可以的,皇帝岂能善罢甘休?rn 三是建立了官僚阶层的自我监督和自我革命。事办不好,不但皇帝,五个领导班子都会问责。你以为皇帝不搞你,你就没事了?干不好,办错了,六科会让你知道什么是噩梦。rn 以前的御史台就是个清水衙门,大明的都察院你试试?但凡出任总督,必须加都察院某级御史头衔,跟唐代藩帅加同平章事是一样的。rn 回到原题,这第三个好处同样有弊,那就是容易导致上下割裂,官僚阶层内部矛盾严重。一句话,大明的体制非常复杂,三言两句说不清楚。同样,也不是那么好割据。rn 朝中有人,你在地方也才能过得安全,黄道周是翰林院出身,平时跟圣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多。跟他打好关系,人家时不时在圣人面前提你几句,比你拿钱孝敬廷臣强得多。rn 等黄道回到圣人身边,升官就指日可待了啊。别提陈福通那老狗了,武威军在京师两战两捷,一月毙伤俘虏建奴近四千,这等战绩,该用谁,圣人还不清楚吗?rn 这回勤王,河南方面主要是搞后勤,就派了五六千人,且没证明过自己,目前还在涿郡驻扎,基本已经失去机会了。李师道依稀记得,历史上己巳之变结束后,河南政府被清洗了一大批官员。rn ……rn 此战之后,建奴果然不再骚扰。rn 逃命,也是讲方法的。rn 崇祯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南运河的消息陆续传来。rn 收复河西务那夜,明军大败。rn 登莱镇参将周文郁战死,所部两千人全数被杀。宁前兵备道陈新甲和指挥使左良玉被军士裹挟入据富官屯,因为不情不愿,两人多少有些准备,陈新甲得以幸免,左良玉负伤。时值深夜,两人摸黑奔命,三千军士死了十之八九。rn 左良玉逃出来后,不管港口外面未及进入的军士,直接往永定门跑。建奴追杀出来,宁军猝不及防,再死数百人。rn 锦州参将黄得功部比较谨慎,是在前往青龙大桥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的。彼时军士们正催促黄得功快些赶路,兴高采烈。黄闯子告知众军,此乃阿济格奸计,没人肯听,一个劲地要去收复青龙湾港口。还好,他们路远,没赶得及。半路听到消息,军士们冷静了下来,然后拥着黄得功逃去了香河。rn 皮藩九千兵马入据了河湾子,大肆抄略,喝酒吃肉,毫无顾忌。萨哈廉没有急着动手,而是先放火烧起码头,骤然遭遇大火,东兵营啸,人马自相践踏,军士互搏。rn 萨哈廉趁势率兵杀出,东兵当即崩溃,刘兴治、毛承禄、陈光福、苏有功等人狼狈亡命通州,连兵马都顾不上,任凭军士溃败。参将陈光福趁机作乱,趁着夜色一箭将总兵陈继盛射落马下。居心不问可知,希望陈继盛被满洲勇士斩杀。rn 登莱兵最惨,不但参将周文郁被阿济格一箭射死,耿仲明、孔有德、李九、姚文昌诸将更是毫无抵抗之心,直率万众逃通州。总兵张可大被他们晾在原地,险些被乱兵杀死,幸得大将尚可喜和日本武士浅川和行几人拼死救出。rn 凉镇中卫军指挥使杨天华骑骡逃窜,连部下也不要了,一路狂奔,任凭军士溃散。屯驻在河西务边缘辛庄的孙承宗虽然有心理准备,但看到各大港口火光冲天的时候,亦是心如死灰。大名知府卢象升、开原卫佥事周遇吉、副手马世龙、昌平总兵尤世威等人带兵一路掩护孙阁老突围,孙阁老年纪大了,晚上不能独自骑马,于是众人找来驴车拥其乘坐逃命。rn 此战,阿济格斩首两万三千七百级,杀伤数千,俘虏万人。京南北各路明军尽皆丧胆,短时间内难以大战。第二日,阿济格大举出动,带着一万多明军俘虏,赴西直门参战。rn 东路刘泽清比较倒霉,他听说诸军收复河西务,急忙从卢龙县挥师西进,半路遇到追杀过来的建奴,战不利。幸好香河守军闻讯赶来救援,帮他稳住了阵脚,然后双双闪人。rn 声势浩大的十万明军收复河西务之战,以这样一种荒唐结局收尾。武威军在通明湖大破追兵多铎所部后,一直屯兵在此。建奴没有再犯,因为他们已经围了北京。rn 虽然建奴兵力劣势,但明军没那个实力吃掉他们。当然,建奴也拿数量高达数十万的明军没招。没办法,那就对峙呗。rn 崇祯二年十二月三十日拂晓,除夕头一天。rn 阿济格大军抵达西城,与皇太极会合,得知京南北各路明军已溃,皇太极松了一口气。经过半天休整,于是日下午未时一刻对西直门发起猛攻,这回皇太极是来真的了啊。rn 六万三千多旗兵,外加八千多蒙古人,以及一万五明军降卒。这些明军已经被剃成了光头,打入各镶旗整编效力,今日一战就是首秀。这么多八旗兵,倒是吓到了李师道。rn 成分如何,他不晓得,皇太极不会傻到亮出自己的底牌。这年头,对方到底有多少人,很难查清楚。反正算上各国包衣奴才,皇太极的总兵力是绝对超过十万人的,很恐怖。rn 北京是座坚城,城墙高达十几二十米,墙厚六米多,上有垛口,下有火器射孔,还有数十门临时整上来的大炮,不可谓不坚固。负责镇守西城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宣真大等处勤王兵、兵部右侍郎梁廷栋亲自登上城楼,与数百位文官武将斩白马饮血宣誓,以示与京师共存亡的决心!rn 圣人下诏,令司礼监秉笔曹化淳、军器监方正化、英国公张维贤、成国公朱纯臣,分统各部禁军。不过京营这么废物,面对的却是超过十万满蒙汉联军的轮番进攻,守得住吗?rn 是日申时,圣人素衣哭于九庙。rn 周皇后安慰无果,文武百僚陪着圣人一起落泪。rn 御马监大宦官王德化、司礼监掌印王承恩、内官监秉笔褚宪章等人密谋,劝圣人效仿历朝旧事出奔。乘舆播越河北,先驻跸天津卫观察,不行车驾河间府,圣人默然不语。rn 是夜,王德化召集御马监勇士营、滕骧营、四卫营、龙武营一万八千精锐禁兵,加强守卫皇宫,王承恩也集结二十四局衙门宦官及内宫四千净军待命,五军都督府亦在征调羽林军。rn 周皇后则去见了美貌的嫂子,甫一见面便落泪道:“今事已急,请太后备灾!”rn 随即遣亲信召皇子皇孙、重要外戚、后妃女御来见,但是周皇后却什么话都不说。如果天子出逃,带的人肯定不会太多,且不能让百官知道。rn ……rn ……
喜欢晚明浮生请大家收藏:(www.shouda88.net)晚明浮生手打吧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