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
你怎么不去抢?
这不是所有人加一起一千两,而是一个人一千两!
他们这里足足七八十人,一人一千就是七八万两,这莽夫咋不上天,想银子想疯了?
庆元帝也被吓了一跳,要是讲故事能这么赚钱,他每天拉着朝臣,不,大小官员,满城勋贵在含元殿讲故事,一次收取不要一千两,一人一百两。
如此一来,朕的内帑岂不是要满仓?
溢出来?
这莽夫,还真是敢开口。
你这是润口费?
你这是山珍海味满嘴喂吧。
“有问题吗?”
吴发挑了挑眉“想要听独家故事,还是当事人讲出来,要你一千两银子,都是看在陛下面上,要不然,一万两银子咱老吴都不说给你们半个字。”
得,朕的面子还挺大。
原本一万两银子都不说半个字的莽夫,只给一千两银子,就可以让你们听到,当事人亲身经历,惊心动魄,而且糗事连连的精彩故事。
走过路过,不可错过啊。
咦?
朕要是做一个货郎,绝对合格。
嗯,这莽夫如此给朕的面子,朕就不再帮你们砍价,你们自己看着来。反正都快要到京城,你们爱听不听。
都是有钱人,你们哪一家没产业,年入数万两,一千两还肉疼?
“陛下,臣还是说给您一个人听吧。”
吴发一挑眉,催着战马,落后皇帝半个马脑袋“一文钱不能少,一千两就是一千两,嘿嘿,少一文钱,咱老吴就不说给你听。今日有钱的,听到了咱老吴讲的故事,要是从你们中,再多一个人知道,咱老吴也不问是谁泄露出去的,一家一户,找你们聊天喝茶。”
威胁!
这莽夫!
天杀的泼才!
嗳?
为何每次骂他都是反反复复这几个词?
哎,还是我等太斯文,难听的骂不出口,**嫩酿!
这是明抢!
不过
文武群臣一个个眼珠子乱转,这个莽夫越是捂得严实,说明里面的问题越大,那就说明在这过程中,丢人丢的越大。
如此牙齿咬得这么紧,一文钱不让
必须要听一听!
入城了
再不听就晚了,庆元帝也微微皱眉。
“北平郡王,我听。”
内阁次辅首先掏出来银票,一沓,数出来千两。
吴发瞪大眼,这群文武还真有钱,出门都带着这么多现金?
咱老吴身上,也就是出门的时候,每次都是妻子给他装的百两银子,除此之外,没有多余的银子装身上。
一千两,是不是要的少了?
这群憨熊,究竟长的什么脑子,根本没有可听的事情,还这么积极,花钱也要听?
图什么?
吴发有些迷茫,就算是挑错,也顶多听一听故事,认为咱老吴就是吹牛皮。
想要挑错,你们没机会的。
“还真有钱啊。”
吴发接过银票,感慨一声。
这一感慨,感慨到了皇帝心里。
文武群臣都有产业,家里都有银子。只有皇家内帑,国库没银子悲哀啊。
“哼”
朱全忠冷哼一声,啥意思?
在陛下面前,给陛下上眼药?
这都是合法收入,大晋就是以商立国,哪一个朝臣不是富翁?
出门在外,难免会有应酬,不装着银子怎么成?
一摞银票在手中的时候,足足八万余两,吴发内心震撼,这特娘还是咱老吴,两世为人,第一次手里揣着这么多现金。
“陛下,您的银子呢?”
茫然间,震撼中,吴发转头看向皇帝。
“嘶!”
“哈!”
莽夫找死!
向陛下要银子?
要知道,陛下可是天下之主,乃是代天牧首,天下至尊,要你讲个故事,那是莫大尊荣,你竟然要银子?
好胆!
心里大骂,文武群臣也无不羡慕,他们要是有故事,讲给陛下听多好?
这莽夫如此不知足,还要银子?
你是找死?
庆元帝心里一沉,眸子里闪过一丝羞恼。
没银子啊。
朕是皇帝,出门在外,还要银子?
没经验啊,多久没出宫了?
吴发也是反应过来,刚才他是真的迷茫了,真的被震撼到了,才会下意识问出那么一句“陛下,您要尊敬手艺人啊不,卖艺人的尊严啊,哪里能够白听?咱老吴臣知道陛下天下至尊,出门在外不装银子,但是陛下乃是天子,最尊贵的人,理应多给银子才是,没有银子,您的臣子不是都在这里?一人拿出来两百两,不就凑足了?”
嗳?
莽夫!
混账!
钻钱眼的蛀虫!
合着,你就是变着法子,向我们要钱呗?
庆元帝眼睛一亮,这莽夫还真是脑袋瓜灵活,如此一来,缓解双方尴尬,也可以赚到银子。还让文武,有机会表达忠心。
不过,这莽夫如此莽,敢开口向朕要银子
要不是看在侄女儿的份上,朕岂能轻饶你?
目光幽幽,庆元帝是被吴发气的,看向文武群臣。
“我替陛下给银子。”
朱全忠刚刚坐稳内阁次辅位置,正是要讨好皇帝的时候。
一千两银子表忠心,还是很划算的。
拿出银票数出一千两,递给吴发“北平郡王,讲故事吧。”
讲故事?
你想多了
吴发满脸悲愤“大胆狗才,你是羞辱陛下!”
啥?
沃特酿帮着陛下给银子,你竟然说我羞辱陛下?
你特酿别血口喷人!
文武群臣也是微微一呆,庆元帝也是无法理解,满头雾水。
朱全忠替他给银子,这本是人情,这是臣子的体贴,怎么就羞辱了他?
“陛下啊”
吴发捶着胸口“您是天下至尊,天道之子,您是皇帝,身价岂止是这些酸儒,这群富贵虫子的千万倍?这位朱头大人,竟然把您的身价,置于与他一般,只给一千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