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说道:“皇爷爷您也不用赶我,等您的病情什么时候好转康复了,孙儿自然就搬回去住了。”
“那么多朝中大事,你就不处理了?专门伺候我一个老头子传出去像什么话!这不是你一个皇帝该做的!赶快走吧!”朱元璋不耐烦的挥手驱赶。
可无论朱元璋怎么说,朱允熥都当做耳旁风一样,坚持在大善殿里侍奉疾病。
朱元璋见自己拿他没办法,也只好默认了此事,心中甚是感动……
……
“陛下这个时候让我入京,不知道所为何事……”
在北平燕王王府的书房当中,燕王朱棣放下手中的信函,眉头微皱道。
坐在椅子上的姚广孝手里捻着佛珠,嘴角扬起抹笑容说道:“燕王殿下,这段时间京城很是热闹,前有倭奴国使臣请求大明出兵援助后,
后有方孝孺解缙等人,聚集了一批读书人和士绅,在承天门外的高台上辩论,几乎没有对手,呵呵呵,咱们这位陛下也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燕王朱棣坐在椅子上,点点头道:“大明周报的内容我每期都看,皇帝的举动确实让人费解,方孝孺是何等的人物,何等的大儒,让他登台辩论,谁有胆量和学识向他挑战?就怕到最后弄成了一言堂!那大明出兵的事就泡汤了!”
姚广孝眉毛上挑,“莫非殿下也觉得该出兵倭奴国?”
燕王朱棣反问说道,“难道不该吗?就算是为了解决倭寇之患,也该派兵!”
“况且大师觉得一个腐儒,能拦阻得住我那侄子吗?他要是那么容易听信别人之言,又怎么能得到父皇的一再称赞!”
姚广孝却说道:“这次殿下回京肯定会牵扯到这件事里面,那么殿下准备如何应对?”
燕王朱棣眉头一皱,他当然明白姚广孝的意思,那就是随同天下百姓的意见,反对出兵!
因为就算方孝孺拦阻不了皇帝,可他的这番言论也会赢取天下人心。
到时候百姓,都不认同出兵的事,皇帝一意孤行,那就是违背天下人愿!
而自己如果也反对……很快就会得到百姓的认同……
这无关战争,只关乎人心所向的问题……
“大师觉得方孝孺、解缙等人就一定能赢吗?“燕王朱棣问道。
姚广孝谨慎的说道,“殿下,能不能赢现在还为时尚早,可他的那番言论必然会引起百姓的认同,毕竟作为普通民众,又有几个希望朝廷打仗呢。”
“只怕皇帝不答应啊……”朱棣忧虑的道。
“殿下,至于结果如何,那是另外一回事,可殿下一定要顺从民意!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燕王朱棣坐在椅子上,默默无言,
他不知道该如何决断。
自己身为大明的亲王,就算表示反对出兵,皇帝也不会拿自己怎么样的。
毕竟朝中想要统一声音,那是千难万难!
就算是自己的父皇,当年想要征伐倭奴国,也被朝臣们拦阻而放弃了……
自己的这位侄子即便再强,又如何胜得过自己开天辟地的父皇?
燕王朱棣叫来自己的妃子还有燕王世子,告知自己将要前往京城的事,并且嘱咐他们如何料理王府的事。
又招来了几位将领,将军事上防备鞑靼的战略部署做了叮嘱安排,以确保自己前往京城的这段时间,北方边境无忧!
起码是在自己所镇守的北平府!
因为皇帝在信函上,叮嘱朱棣快些,入京,所以他便舍弃了舒适的王府马车,骑着快马,带着自己的卫队一路疾驰南下。
……
“殿下,后面是燕王殿下所率领的卫队,殿下是否需要停一停?”
昨天在京城北边的官道上,晋王朱棡,带领着自己的仪仗,乘坐马车返回皇城。
因为他今日前去寺庙祈福了,添了香油,叮嘱庙里的和尚好好为朱元璋诵经祈福,
此时正在回程的路上。
听到燕王朱棣在自己的后面,朱棡冷哼了一声说道,“停什么停,继续往前走!”
“是,属下遵命……”
……
此时骑在马上的朱棣也接到了斥候的禀报,“启禀殿下,前方是晋王殿下的仪仗和卫队……”
燕王朱棣抬眼望去,见晋王的仪仗行动缓慢,丝毫没有礼让让自己先过的意思。
朱棣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
如果谁说这只是巧合,自己的这位兄长不是故意的挡在自己前面,
朱棣都不相信!
当即吩咐说道:“你们跟在后面,我去看看!”
说完之后一拍战马,便向前疾驰而去。
来到朱棡的马车一侧,朱棣隔着窗帘高声说道:“可是三皇兄当面?”
坐在马车里面的朱棡并没有理他,而是撇了撇嘴。
直到燕王朱棣再次发生招呼,朱棡这才顺手撩开了帘子,“哟呵,原来是老四啊?你不是在北平吗?怎么来,来京城了?”
说着话,但是马车并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朱棣知道这是自己的兄长在给自己下马威,可他毕竟是兄长,自己也是无奈啊……
只好回应说道:“我是接到了陛下的书信,所以奉命而来,兄长是不是先生,你的马车停下来,咱们隔着说话,别人不知道,还以为我是你的马夫呢……”
朱棡出言嘲讽道,“怎么给我当一回马夫委屈你了”
“兄长哪里的话,就算是给兄长牵马执蹬,兄弟我也没有二话,不过外人看到了,还以为咱们兄弟之间不够亲热呢,若是再传出什么风言风语,那就,贻笑大方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