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绥点头,等他下文。
“总坛外的大阵,会引起海市蜃楼的现象。那两个粟特人看到的楼兰古城,究竟是不是真的楼兰古城很难说,或许,那是海市蜃楼也说不定。我曾偷看过天之祭祀写给我兄长的信,其中提到了该如何破解总坛大阵之法。天之祭祀掌管一半的圣教古经,另一半则在圣女手中,圣女手中的经书记载着自由进出大阵的方法,可惜我们看不到。
据那一半的古经记载,破坏大阵,需先寻到阵眼。而要寻到阵眼,则需先破除海市蜃楼虚构的迷宫。那迷宫,就与你手中掌握的那木构模型多面体迷宫有关。只有破解了迷宫,才能在海市蜃楼的迷惑中辨明方向,寻找到阵眼,从而找到总坛所在。”
又是迷宫,然而沈绥至今未能找到任何头绪解开那迷宫。她隐隐觉得,要解开迷宫,她还缺少一些关键的讯息,或许,与创建迷宫者的知识背景有关。创建者到底是以什么为蓝本创建的迷宫,如果她能得知,解开迷宫便走出了最关键的一步,此后都不是问题了。
单凭那两句提示语,实在太单薄了,就如拼图,碎片不够,她如何能拼接出完整的图案。
“沈伯昭,你们真的要做好心理准备,那总坛位置藏得非常深,而圣女引你来总坛的目的一直不明,圣女与大教皇之间的矛盾始终让人费解。你我什么都不清楚,要闯那龙潭虎穴,哪怕再小心,也必定要付出代价。”萧垲提醒道。
他言下之意,是不会在沈绥等人解开迷宫之前随队出发的,当然,沈绥也不打算让萧垲跟随道门前去,萧垲与白六娘,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好。随道门出发,其中变故难以预料。
“我只希望,你能一次性将所有该说的话都说清楚明白,这第三个秘密到底是什么,可否告知。”沈绥道。
萧垲摇头,道:“我现在不会说的,我只能说,这个秘密与迷宫本身并无太大关系。待拿到解药,我自会说出来。在那之前,我一个字也不会说。”
沈绥轻笑一声,没有再追问。
在与萧垲谈过后,她瞧了一眼一直沉默不语的白六娘,便前往司马承祯住所,将自己调查得知的所有事与司马承祯叙说清楚,最后叮嘱道:
“师尊,那两个粟特商人,来历无法证明,亦不可轻易相信。所以,在他带路的过程中,你们千万要小心他使诈,谨慎提防总不会错。此外,他口中那个汉人掌柜的来历,也很奇怪,这个季节并不是走安西大漠商路的最佳时期,冬季刚过,春季初来,温度还很低,又兼时常有沙暴出现。总之,他出现得不合时宜又太过巧合,究竟是何来历,目的为何,最好能从那粟特商人口中探问清楚。”
“放心伯昭,为师早年间行走江湖,经验可比你丰富,该注意的事,为师一样也不会遗漏。”司马承祯依然云淡风轻,他从容的态度,也给了沈绥很大的鼓舞。师尊的智慧无边,不是自己可比的,她相信师尊有那个能力比自己更快地解开谜团。
沈绥将自己复制的迷宫模型给了司马承祯:“这个,您带着,或许路上您会需要。”
“好,为师收下了。”司马承祯笑而接过,端详了一会儿道:
“碧落黄泉,六合八方,有意思哪。你可知,‘碧落’一词源自我道门,乃指东方六层天中的第一层天。灵宝上品妙经言:东方六天,碧落之炁(同“气”,指先天元气)起角宿(二十八宿之一,东方青龙七宿之首),一度一杪(音同“秒”,此处指年月或四季的末尾)一虚渐次北行。”
司马承祯话音刚落,沈绥却缓缓瞪大了双眼。道门用语……是啊,无论是碧落黄泉,还是六合八方,这些都是源自道门的用语。为何……邪教中人,却这般频繁地使用道门词汇?难道是为了方便我理解?还是说……建造迷宫之人本身就是道门出身?
沈绥思绪渐渐飘远,等她回过神来时,却发现司马承祯正静静地看着她。
“师尊……”沈绥喃喃。
“莫急,总会想通的。为师亦没有想通,但为师却一点也不担心。”他笑道。
“是,多谢师尊指点。”沈绥拜伏。
***
翌日早间,道门一行七人加千羽门精英十二人,一名粟特商人向导,带上尽量多的水与食物,迅速出发了。沈绥站在城头上目送他们离去,远处朝阳下的漫漫大漠,让她心生无力之感。
但愿,一切顺利。师尊,弟子会在这里等您归来。
她走下城头时,忽陀正在等她。沈绥在他面上看到了少见的凝重神色,不由向他投去询问的眼神。忽陀应道:
“大郎,我没有想到,自己出生生长的地方,竟然会藏有那么大的秘密。邪教总坛想必已然存在很多年了,至少比我祖父辈的年纪要大,然而我走遍西域,也未曾听过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存在。我阿叔更是见多识广,他与我说过很多离奇的传闻,但是我也从未从他口中听过邪教的只言片语。他们处心积虑地隐藏了这许多年,藏得这般好,我实在有些胆寒。”
“忽陀啊,你应当听过祆教罢。”
“自然。”忽陀道。
沈绥一边走在回驿馆的路上,一面与忽陀交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