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朕已经任命‘敦武军’都统制孟珙为征西大将军,亲率五万大军西进,务必一举荡平西辽国。”
“哈哈,那可是西辽国啊,整个疆域是宁夏的数倍啊——”
想来,孟珙的军队已经开始对西辽国发起了进攻,郭默也不用再对此事做保密处理了。
“恭贺陛下,大宋万胜——”
“恭贺陛下,大宋万胜——”
随着新任御史中丞魏了翁的一声高喊,“太庆殿”内文武众臣也纷纷出班高呼。
“大宋,乃至之前的历代大一统王朝,主要都是以农耕为主的,而现在的宁夏,包括即将打下的西辽国,甚至于今后可能获取别的疆土,却未必适合农耕。”
“岳卿,这可是一个大难题啊,朕希望以户部为牵头人,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好的解决方法,新得之地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郭默自己倒是有些想法,可惜尚未成熟,所谓一人智短、众人智长,如此国本大事,自然是要集思广益的好。
“臣领旨,臣这就派遣户部相关人员,到宁夏去切实走访一下,半年之内务必给陛下一个答复,至少是相关宁夏的方略。”
户部尚书岳珂出班回奏,郭默甚是满意。
这才是踏实做事的表率,农耕也好,牧业也罢,总得实地考察一下,才能因地制宜。
后世不是总说那些话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闭门造车、纸上谈兵。
当然,这种事情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郭默向左手文官一列看了一眼,果然没看到吏部尚书薛极。
这种场合都没有过来,看来薛尚书病的不清啊。
毕竟郭默刚刚回来,今日也只是郭默推却了众臣的迎候,临时性在“太庆殿”召集了大家,没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的。
持续了半个多时辰,郭默就宣布了散朝,众臣也从“太庆殿”鱼贯而出,各自忙自己的政务去了。
皇帝回到了汴梁,各部衙门无形中就提高了办公的效率。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咱们这位洪武皇帝陛下,却还没有对朝中的重臣大动干戈,殊不知这些重臣,即便是那几位老臣子,也早在多年前就是郭默的“自己人”了。
“爹爹,儿子来你这里蹭饭了,准备好了没有?”
郭默出了“太庆殿”,没有去后宫见自己的媳妇儿和孩子们,却先赶到了太上皇赵扩的福宁宫。
不过,慕容嫣和郭适,却早早地在“锦衣”的护送下,到后宫见黄蓉她们去了,姐妹三人多年未见,自有说不完的体己话。
“都是做皇帝的人了,还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
看到郭默进了福宁宫,居然一边走,一边自己将头上戴的流苏帽给取了下来,这玩意带着威风是威风,就是走起路来不利索。
“儿臣叩见父皇——”
郭默可以不守规矩,儿子郭逸却不敢放肆,规规矩矩地跪在郭默面前,大礼参拜道。
“你小子,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快到爹爹这里来,让爹爹抱抱你。”
看到地上跪拜的郭逸,郭默的心里突然很不是滋味。
这个跟郭襄一起出生的儿子,今年都已经十岁了,似乎自己都没有怎么抱过他?
一直在奏报中听说,几年前老爹就派了文学博士,前去桃花岛授课,主要就是为了教导这个郭逸。
这两年来,郭逸更是每天都被太上皇赵扩带在身边,现在一个本该活泼撒野的孩子,活脱脱被变成了一个“乖乖男”?
“爹爹——”
郭默一句话,居然让小郭逸瞬间破防了。
从小到大,郭逸就知道自己的爹爹喜欢妹妹,可是,他自己是做哥哥的,自然不好去跟妹妹争。
不过,在郭逸幼小的心里,还是有着一丝丝的失落。
后来,又有了几个更小的弟弟,郭逸发现爹爹还是只喜欢妹妹郭襄,渐渐地他也就习惯了。
而现在,爹爹居然用这样的口吻跟自己说话,还说要抱抱自己,这是因为妹妹没在这里的原因吗?
郭逸虽然心里还是有些疑惑,不过,他还是很听话地站起身来,走到郭默的面前。
“你小子,都长这么高了?要不是爹爹武功高强,都抱不动你了。”
郭默真的将郭逸举了起来,高高地举过头顶,还在福宁宫里转了几圈,郭逸也配合着大叫几声,表示自己的兴奋和惊喜。
十岁的男孩,能有多大的重量?
无非六七十斤重而已,就凭郭默的功夫,就算是再扩大十倍、二十倍都毫无难度的。
“哎,你啊,这一回来就把逸儿给我带坏了,老夫不知道还要再花费多大的精力,才能将你的破坏性给弥补了。”
看着眼前,自己的儿子和孙子的胡闹,老赵扩也只有摇头的份儿。
很奇怪,他可以容忍,甚至很高兴郭默作为儿子,在自己这个当爹的面前胡言乱语、胡作非为。
却打心眼儿里,不想让孙子郭逸也学成那样,将来这孩子可是要继承大宋江山的啊!
郭默已经这样了,或者,在赵扩的心里,无论郭默是什么样,变成什么样,就凭他自身的实力和特有的魅力,足以守得大宋固若金汤。
也就是说,无论郭默怎么胡闹,大宋整个国家他都能摆弄得明明白白的。
可孙子呢?
赵扩很无语,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劝说儿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